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21年体育与健康学院
招生宣传手册
一、学院简介
体育与健康学院于2019年7月5日成立,是由原足球运动职业学院、公共体育教学部和教师教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合并组成。
目前,由云南省教育厅授予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云南省足球学院”依托足球运动职业学院办学,足球运动职业学院已成为全国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
学院现有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休闲体育、体育保健与康复和健身指导与管理共5个专业,其中,体育教育专业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运动训练、休闲体育、体育保健与康复和健身指导与管理均为高职类专业,现有学生970余人。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31人,教授2人,其中云岭学者、二级教授1人,副教授12人,具有硕士学位的25人,国家一级社会指导员2人,国家一级运动员1人,校级教学名师2人,校级中青年学术带头人4人,校级中青年骨干教师9人,双师型教师15人。目前有外聘教师15人,其中中小学教师4人。学院教师来自省内外16个地州市,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成都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燕山大学、吉林体育学院、云南师范大学等省内外11所著名高校,学缘结构合理。
学院把提高全体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作为重要任务,不断创新公共体育教育教学新形式、新方法,积极开发受学生欢迎的新型运动项目。大力开展课外体育锻炼和业余竞赛活动。坚持做好学生体质测试工作。近年来,学院教师荣获云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学成果奖3项,16门课程被列为学校重点课程、精品课程、特色课程和“金课”课程建设,主持完成省、校级教学改革项目10余项;学院主持申报的《以“民族打跳”为载体推进滇西北民族地区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获2010年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优秀奖;学院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云南省田径届运动会、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云南省大学生运动会、五人制足球联赛云南赛区选拔赛、CUBA联赛云南选拔赛等体育赛事中获奖100余人次,并多次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优秀组织奖。
学院始终高度重视发展体育科学研究工作,不断提高体育科学研究水平。学院教师主持或参加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西部项目1项,国家体育总局项目1项,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 15项,发表科研论文100余篇,其中在《体育科学》《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天津体育学院学报》《中国体育科技》《体育学刊》《首都体育学院学报》《山东体育学院学报》《西安体育学院学报》等CSSCI源期刊、体育类专业核心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及科普读物8部,建设有体育人类学、 滇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研究中心等校级科研平台。
学院有运动解剖实验室、运动生理实验室、体育保健实验室、身体动作分析实验室、运动创伤理疗康复中心、健身房、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实验室等校内实验实训室18个,有标准田径场1块(含标准足球场),室外篮球场10块,排球场2块,综合体育馆1座(含篮球场、体操房、武术房、舞蹈房)。
学院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体育社会服务工作。多位教师和学生承担了省、市举办的健美操、啦啦操、田径、篮球、排球等项目比赛的裁判工作;学院师生多次协助丽江市体育教育局等部门完成了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相关工作;学院承担国家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篮球、足球二级裁判员培训和《中国武术段位制》丽江一级段位考评等工作。2019年,丽江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落地我院。
学院“扎根丽江,立足滇西北,服务云南,面向全国,融入一带一路”的办学定位,恪守“德高业实、丽泽三江”的校训,持续推进教师教育改革创新,紧紧依托丽江少数民族地域优势,以学生培养质量为生命线,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科学研究为抓手、以课外体育实践为补充,全面推进学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群体竞赛和社会服务水平等各方面工作,为把体育与健康学院建设成为在省内具有一定影响力、体育特色专业优势明显的发展目标而不懈奋斗。
二、招生计划
2021年体育与健康学院普通专科招生计划
专 业 |
层次 |
学制 |
招生对象 |
计划 |
学费(元/年) |
体育教育 |
大专 |
三年 |
高中生 |
100 |
3400 |
体育保健与康复 |
大专 |
三年 |
高中生、三校生 |
50 |
5000 |
休闲体育 |
大专 |
三年 |
高中生、三校生 |
50 |
5000 |
健身指导与管理 |
大专 |
三年 |
高中生、三校生 |
50 |
5000 |
运动训练 |
大专 |
三年 |
高中生、三校生 |
50 |
5000 |
注:以上计划最终以各省、市、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公布的为准
三、招生专业简介
体育教育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热爱体育事业,具备良好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具有先进的小学体育教育观和健康理念,系统掌握小学体育教育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胜任小学体育教育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学校体育学、体育课程与教学论、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体育概论、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小学体育教材教法、体操、武术、球类等。
专业特色和优势:是学校重点专业、转型示范专业,近五年学生年终就业率为98.29%、双证书获取率为89.18%。可在校获取篮球、足球、排球、田径等裁判证书及体育社会指导员、武术段位等职业资格证书。成立有篮球、足球、排球、武术、田径、体操、健美操等十余支校队,代表学校参加省级以上运动会,多次荣获冠军。
就业方向:小学体育教师、体育行业、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大赛
休闲体育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具备扎实的职业发展基础和基本职业素质,系统掌握休闲体育基本理论,具备较强的休闲体育运动指导、项目推广、组织策划、经营管理、市场运作能力的实用技能型人才。
核心课程:休闲体育概论、休闲体育旅游、舞龙舞狮、体育赛事组织与管理、休闲体育俱乐部经营与管理、健身气功等。
专业特色和优势:本专业培养拥有大众健身、户外运动、运动竞赛服务等相关的运动技术和技能的人才,解决大众体育健身发展对体育健康产业运用人才和经营人才的需求,社会需求高,就业前景广泛。
就业方向:在企事业单位、体育健身和娱乐场所等机构或领域从事健身康复指导,从事体育旅游、户外运动、户外拓展训练、体育活动组织与管理等工作。
休闲体育专业学生参加云南省健身气功交流赛
体育保健与康复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和身体素质,掌握运动人体科学、康复医学、中医传统疗法、运动与健康基本知识,具备运动保健按摩、中医传统疗法、康复理疗和健身指导能力,能够从事体育保健、康复理疗及健身指导工作等相关工作的实用技能型人才。
核心课程: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营养学、推拿按摩学、体育康复学、中医基本理论、中医传统疗法等。
专业特色和优势: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汲取医学和体育教学优质资源于一体,通过学习将具备中医保健养生、推拿按摩与保健、健身健体指导、健康管理等专业技能,主要为各类慢性疾病、亚健康人群服务,市场广阔。
就业方向:从事体育专业、健身场所、健康咨询服务、保健服务、医疗辅助服务等相关岗位工作。
运动训练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较强的自主创新发展意识的能力,掌握必备思想政治理论、运动训练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具备面向小学体育教师、运动训练教练员、体育运动裁判员以及体育运动赛事管理与组织等行业能力的实用技能型人才。
核心课程:体育基本理论与方法、体操、田径、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运动人体科学基础、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专项训练、体育教学法等。
专业特色和优势:通过全面的体育运动的教学,掌握以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和运动训练基础知识为理论基础,以能够胜任竞技体育教学与训练、体育赛事组织和管理为发展的传统优势,以突出小学运动训练教学、青少年赛事组织与管理为特色,全面培养学生终身运动意识的能力。
就业方向:教练员、裁判员、小学体育教师、体育赛事组织者与管理者等。
健身指导与管理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健身原理与方法、健身管理基本理论与知识,具备健身健美运动指导和健身机构运营管理能力,从事私人健身教练、团操教练、会籍销售、健身咨询指导和组织管理工作的实用技能型人才。
核心课程:健身教练、健身基本原理与方法、体能训练、健美操、健身俱乐部经济与管理、运动营养学、体质测量与评价、流行团操、健身器械。
专业特色和优势:健身指导与管理专业系统地培养学生健身专业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将具备体育健身活动组织管理、体育营销、健身健美、健身康复指导、体育健身活动管理等专业技能。适应体育社会化、商业化、产业化的发展,满足人们对体育健身消费服务的要求,培养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大众体育健身指导与管理的技能型人才。
就业方向:社区及健身俱乐部工作人员、健身房操课指导、健身房管理人员、其它体育、文化和娱乐服务人员。
健身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健身培训